Chicago Style (Not APA style) rhetorics
e.g.(就不给出处了):
……, 在奥古斯丁看来,暴露了人性根深蒂固的软弱。而“教育”与“骄傲”之间如此密切的关系,正是这种弱点的体现:人想要在符号的知识方面显得更博学一些(doctiores videri volunt), 而符号的知识又很难避免自满(De Dotrina Christiana, 2.13.20),因为,符号正是骄傲的产物(De Genesi contra Manichaeos, 2.5.6)。所以,任何教育,永远也摆脱不了骄傲,即使是对谦卑的教导,也可以带来虚荣(参见 Confessiones, 10.38.63)。
我的简单总结:因为符号正是骄傲的产物,所以符号的知识又很难避免自满,又所以任何教育永远也摆脱不了骄傲。
我的看法:只有同义反复(其实更糟的是,即使“教育”就仅仅是“符号的知识”,这也是一个滑坡谬误:很难避免自满——永远也摆脱不了骄傲,连同义反复也算不上),我没有看出来因果关系何在。
我想,这里的“因为”,“所以”只是用来指出历史文本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能够作为作者观点的表达,而不是为了作为作者观点的论证结构。粗心大意的读者或许会真的以为奥古斯丁在这里给了一个教育即傲慢的说明/论证了。
(这里的“因为”,大概不是“because”,而是“for”。)